迎国庆,共感恩之与国同行

生日快乐,我的国

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


1949—2019,共和国的日历翻过整整70年。这70年,是改天换地的70年,这70年,是风雨坎坷的70年。为回顾这70年来共和国的风雨兼程和蓬勃发展,激励陵园全体干部职工忆苦思甜,奋勇向前,抒发爱国热情,接力谱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,南山陵园工会组织开展讴歌建国70周年“迎国庆,共感恩”主题征文活动。
现刊登部分优秀作品,通过他们讲述的70年来身边发生的变迁,展现国家、单位、个人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,反映70年来中国社会在物质建设和精神面貌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。
第一篇 ,来自90后姑娘柴溢的《与国同行》,讲述了南山陵园这70年的变迁。通过她的笔端,让我们看见了南山历史中艰难的岁月,日益发展的今天,以及可期的未来。
BEAUTIFUL DAY
与国同行
荣辱与共

2009年的南陵路
1

2019年的南陵路
2

2009年冬至扫墓景象
1

2019年的陵园门口
2
同甘共苦
当个人和单位成长的溪流汇集到国家命运的滔滔大江之中,我们的前途自会更为广阔,成功之路也必定愈发宽广。
我来南山陵园两年,常常听起老同志说起他们难忘的“曾经”。1981年,南山陵园只有六个人,要管理近一万多个墓。一米八个头的小伙子,站在草丛里根本找不到人。杂草丛生的地方蛇特别多,他们都穿长布袜,袜子一直快到膝盖,这样可以防止被蛇虫咬伤。他们每天工作就是除草,一把把割下来,捆绑好运出去。
做完基础性工作后,他们开始参与迁坟,由于文革期间资料破损,墓碑被砸,常常出现张三扫李四墓的情况,工作迫切焦灼,硬是凭借老师傅们的记忆,用残缺的资料,亲人们提供下葬年月及购墓价格等线索,一次次山上掘土,认出一块块墓碑。
之后,又把原本土葬的坟按照每个区重新安置,开始规划建设真正意义的公墓。他们挖沟、布槛,将300多斤的墓料、盖板一块一块背到山上,上上下下一天搬运10多趟,挥汗如雨,休息的时候坐在椅子上,椅子周围一圈的地都湿了。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,任劳任怨,直到今天。
作为年轻“守墓人”,现在的工作环境相比于前辈,好太多太多,是他们用肩膀、汗水扛起了建设的重任,为我们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老一辈南山人传承下来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奋献的精神,始终融入在每一代南山人的血液里。我们时常担心时间还不够快,跟不上群众对我们的期待;时常自责服务还不够好,达不到群众对是我们的信任;时常焦虑温暖还不够深,来不及抚慰每一位逝者家属悲痛的心灵。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在新时代南山陵园愈加突出。

2015年座谈会
1

2019年周例会
2
服务至上
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
我们探索具有南山特色的墓园建设和安葬服务,不断满足广大用户对美好墓园的需求,我们通过开展“业务大比武”,将集训日常化、演练实战化,练战互相促进,更加注重仪式感、体现尊重感、赋予情怀感的安葬服务意识和品牌逐渐在实践、总结、提高、实践中不断得以确立和完善,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普遍赞誉。
同时,抓细节、抓制度、抓规范全方面提升南山陵园服务品质。小到每一次打伞,每一次鞠躬,每一次暖穴,每一次拂去墓碑上的尘土,每一次封穴道一声“安息南山”。唯有把对逝者的尊重化作专业严谨的一举一动,才能让生者放心安心满意。
如今,干净卫生的墓道上,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,越来越多的扫墓群众能自觉地将垃圾带下山,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以心换心,我们每个服务细节都做到位,园区环境变好了,扫墓群众不忍心破坏这份整洁清幽。
我们对逝者的敬意,一系列暖心举动能得到群众的积极反馈。特别是高温酷暑,户外工作挥汗如雨,逝者家属为陵园工作人员撑伞遮阳、打扇降温,递上方巾让他们擦汗。群众的互动和善举让我们更加坚定这份职业的意义。

2008年的窗口
1

2019年的窗口
2
如果说,英雄人物是改变历史进程的杠杆,那么,从事殡葬行业的我们就是撬动历史车轮前行的动力,要不断发扬“钉钉子”精神,砥砺奋进,服务至上,为人民奉上满意的答卷,为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,为祖国繁荣富强发挥自己的力量,创造无限精彩。
——柴溢

2009年的宣传栏
1

2019年的宣传栏
2
2019年的LED电子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