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一成——用生命谱写平凡的“猪专家”
1
“他是海归,本可留在国外,豪宅名车,锦衣玉食,过富足安逸的生活,但他选择了回国,因为浙江畜牧人才欠缺;他本可从事基础研究,写论文,出专著,成大师,但他选择了一线,因为猪农需要他;他也可选择走穴拿红包、兼职拿顾问费、出诊拿药品回扣先富起来,但他不愿玷污高洁的灵魂,不求索取。”
——新华社文
今天是9月12号,是先生逝世两周年的日子,谨以此文,深切缅怀用生命谱写平凡的“猪专家”王一成先生。
关于王一成,“他们”这样说
“我们也担心他不回来,但他人还在美国,就托爱人带话:把岗位留好,等我回来。”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徐子伟回忆说。
王一成爱人回忆说,王一成回国后,用最少的钱建设了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一流的实验室。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,王一成激动地汇报:我已经在我们自己的实验室,做出了只能在美国才能做的实验。
上虞祥盛猪场的养殖户阮张峰说,2004年他接手家里的猪场,因暴发疫病每天都有大批的猪病死,破产在即。就在这时,王一成给予了他救命般的帮助,如今祥盛已是年产值超6000万元的规模猪场。“这么多年了,王老师没问我要过一分钱诊费,我那时候都觉得王老师对我太见外了,后来才知道他对所有的养殖户都这样。”

王一成在畜牧场向养殖户了解葡萄大棚养猪的情况
说起王一成,畜牧兽医所的保安说道,只要不出差,他总是最早到,停在单位的一号车位。早到的原因是早点工作,让外地养殖户能够更早拿到检测数据,早点回去。
浙江省农科院猪育种室主任徐如海说,王一成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,他身有傲骨,给知识分子作出了榜样。
浙江省农科院院长劳红武说,“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品质。”
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鲍国连说,王一成不仅淡泊名利,还将技术、经验传授给同行,让这项技术应用到家禽、兔、牛等疾病检测。每个星期,他都与实验室课题组人员开例会,传播分子生物学技术,让队伍和学术思想后继有人。

多年来,王一成多次遏制了可能造成重大疫情的动物疫病扩散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浙江猪病防治诊断第一人”。全心全意为浙江畜牧业发展做贡献,王一成的事迹感动着浙江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。

2017年9月12日,王一成因癌症与世长辞。
此后,王一成长眠于杭州钱江陵园。